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

时间:2023-06-12 07:22:13
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

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

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,孩子总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常常的告诉孩子隐私部位不让看,隐私部位不给碰,以及其他的知识,以下分享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

  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1

给孩子普及一些安全知识

通过绘本、电视上的一些安全实例,给孩子讲解社会上的许多危险,让孩子树立危险意识。告诉孩子陌生人不能随意碰触他们的身体,更不能随意打骂他们。给孩子安全感,告诉孩子父母会永远保护他们。

母亲对孩子适时的性教育

中国家长觉得性难于启齿,也不好和孩子讲。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能增强孩子对自我身体的保护意识。通过谈话或者适合孩子年龄的性启蒙书给孩子看,教育孩子不能轻易让别人看自己的身体,更不允许触摸。

告诉孩子爸妈是最信任的人

教育孩子,无论何时父母都会保护她,而不是一味责难她。 教育孩子如果出现这样的不幸,一定要告诉父母,父母一定要做好措施,减轻事件对孩子的身心影响,并且避免不幸再次发生。很多加害人因为孩子的沉默,对孩子一直实施【性】侵,父母一定要及时和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近况, 避免伤害的发生以及再次发生。

让孩子分清善恶

家长不要说,一定要听老师的话。如果受到老师的欺负和虐待,回来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,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说。很多父母,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是很容易忽略这一点的,他们教会孩子对其他人友善,教会孩子忍耐克制, ……此处隐藏2610个字……心理阴影。

在教育宝宝的时候,家长需要就事论事,明确告诉孩子那件事情做错了,需要孩子怎么改正。而不是不问缘由劈头盖脸一顿臭骂。那样做的话,孩子可能会误读为家长不喜欢他本人了。

5、孩子不可触碰的底线

底线一:一些丢人的小习惯

某些“丢人的毛病”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“毛病”十分敏感,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“丢面子”。所以无论是家长,还是幼儿园教师,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,更不宜嘲笑、挖苦。

底线二:某些心理疾患

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、抑郁症、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,幼儿往往更为敏感。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,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。即便疾病已痊愈,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“揭短”,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
底线三:孩子曾经的伤疤

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“曾经的过失”,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,只要有人提起,他们便会有“被揭伤疤”之痛。这些“曾经的过失”可能包括: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,某次表演砸了锅,某次郊游出了洋相,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。

底线四:被惩罚的经历

被打、被骂、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“没齿难忘”的痛苦经历,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,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。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,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“受辱史”,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。

底线五:身体缺陷残疾等

如平足、色盲、矮小、过胖、过瘦、眼小、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,尽管是“明摆”着的,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。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,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“小老头”,也会让孩子不快。

《怎样引导孩子保护自己隐私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