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

时间:2023-04-19 01:57:24
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

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

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,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,但对于地球其实我们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,例如很多人都不清楚地球轨道偏心率是什么,也不知道它的变化会对气候带来哪些影响,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。

  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1

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随时间在缓慢地变化,有时非常接近于正圆,有时椭率比较大。1984年美国天文学家伯格计算给出,椭圆轨道偏心率变化的范围为0.0005~0.0607。我国天文学家张家祥1982年计算得的结果是0.0024—0.0571。这意味着在偏心率最大时(按0.0571计算)地球和太阳最远的距离可达I.58140×108km,最近的距离为1.41056×108km,相差达到1.7083×107km。

当偏心率变为0.0005时,轨道接近为圆。目前轨道的偏心率约为0.016722,偏心率较小,地球的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距离之差约为5.003×106km。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的周期约为9.5万年,大约在4万多年之前偏心率为最小值,再过4万多年后,偏心毕又达到最/J、值。那时地球公转轨道几乎接近正圆,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几乎相等。

地球公转的轨道面(黄道)和地球赤道面的夹角———黄赤交角也存在缓慢的变化,这是由于黄道面位置的变化产生的。黄赤交角变化的范围在22°00′到24°30′之间,变化的周期约为4.1×104年。上次黄赤交角最小值约距今2.8万年。近 ……此处隐藏2223个字……周期为40万年和10万年。偏心率的变化对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能量影响很小,但它仍会通过调制岁差振幅进而影响地球表面太阳辐射量。

地轴倾斜度是指地球自转轴(赤道面)与公转轴(黄道面)的夹角,又称地轴倾角,它也一直在21.5°-24.5°之间缓慢变化,周期约4万年。这个倾角变化会影响着地球纬度之间太阳辐射入射量差异,较小的地轴倾斜度意味着高纬地区会接受更多太阳辐射。

岁差是气候季节性变化的主要诱因,造成南北半球四季正好相反。它是指地球运转时近日点和远日点在公转轨道上做的一种旋进运动,造成春(秋)分点在黄道面上位置产生变化。岁差的周期约为2.6万年和1.9万年。

寒潮≠气候突变

我们要明确一点:并不是偶尔几次寒潮,就能被称作“气候突变”。

地球气候除了经历万年尺度的冷、暖、干、湿的波动外,也会发生一系列更短尺度的突变事件。但真正的气候突变事件,都是指那种速度快、幅度大、影响广的变化,通常会导致人类和自然生态难以适应。例如,尼罗河与印度河的古文明和玛雅文明等的衰落,均与气候突变有关。

一直以来,科学工作者们都在寻找千年或更短时间尺度气候突变存在的证据,他们通过一些特殊的地质生物载体,如冰芯、树轮、砗磲,石笋、湖沼、黄土和深海沉积物等中的蛛丝马迹,找到了气候突变过程中留下的有关元素含量、同位素比值等的信息,慢慢试图揭开过去数万年来气候突变的神秘面纱。

人们发现,地球上经历的气候突变,表现不尽相同。有人认为洋流变化是气候突变的主要诱因,但也有人发现,地球轨道参数变化、冰川动力学、大气CO_2浓度波动等因素都可能会触发气候突变。

《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