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

时间:2023-02-20 17:18:24
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

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

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,在传统节日里,总是会有一两种特殊的食物,提到汤圆,相信大家都是特别熟悉的了。它是元宵节会吃的一种食物,下面分享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及相关资料。

  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1

无论南方北方,无论华夏大地,无论任何地方只要有华人和华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,对了,那就是吃元宵了。但是,大家又知不知道元宵的来历和关于吃元宵的一些风俗习惯呢?

有记载的,据说元宵始于汉朝的汉武帝时期,当时汉武帝,有一宫女,名叫元宵,元宵生的是心灵手巧,在皇帝的御膳房做事。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父母进宫当了宫女,常年见不到父母亲人,每日都思家心切。终日以泪洗面。

正月十五这一日,忙完所有的事情,她又在一旁悄悄的哭泣,结果刚好被路过此地的一大臣看到了,在弄清了原因后,对元宵的遭遇深表同情。安慰她的同时,也答应她帮她想办法与父母团聚。但是前提是要元宵想办法做一道美食出来,给皇帝讨得皇帝开心,则什么事都好办了。

元宵思前想后,决定做一家乡的小吃,就是用糯米粉,搓成圆子小球模样,里边包上磨碎的芝麻,花生,糖等,再加入桂花后,用水煮开。端给了汉武帝去吃,刚好皇帝最近食欲不振,当吃到这碗入口芬芳,香糯满嘴的圆子后,立刻赞不绝口。

聪明的大臣也见机行事,将元宵的遭遇说与皇帝了知晓,并请皇帝特赦元宵出宫与父母团圆。结果皇帝一高兴就答应了。元宵就此了了心愿。这种小吃的做法也从皇宫流向了民间,在中华大地遍地生根,人 ……此处隐藏2021个字……、果仁、枣泥等为馅,用糯米粉包成圆形,可荤可素,风味各异。可汤煮、油炸、蒸食,有团圆美满之意。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,而是在糯米粉中"滚"成的,或煮司或油炸,热热火火,团团圆圆。同时,还要吃些应节食物,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。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,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。到了唐朝郑望之的《膳夫录》才记载了:“汴中节食,上元油锤”。

油锤的制法,据《太平广记》引《卢氏杂说》中一则“尚食令”的记载,类似后代的炸元宵。也有人美其名为“油画明珠”。 元宵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。王仁裕(八八○—九五六)的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:“每岁上元,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,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”。

吕原明的《岁时杂记》就提到:“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,煮糯为丸,糖为臛,谓之圆子盐豉。捻头杂肉煮汤,谓之盐豉汤,又如人日造蚕,皆上元节食也”。到南宋时,就有所谓“乳糖圆子”的出现,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。 至少到了明朝,人们就以‘元宵’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。刘若愚(生于一五四一)的《酌中志》记载了元宵的作法:“其制法,用糯米细面,内用核桃仁、白糖、玫瑰为馅,洒水滚成,如核桃大,即江南所称汤圆也”。

扩展阅读:汤圆的做法。

1、黑芝麻炒熟,碾碎,拌上猪油、白砂糖,三者比例大致为2:1:2;

2、适量糯米粉加水和成团;

3、 以软硬适中、不粘手为好,揉搓成长条,用刀成小块;

4、 将小块糯米团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状,用拇指在球顶压一小窝,拿筷子挑适量芝麻馅放入;5. 用手指将窝口逐渐捏拢,再放在掌心中轻轻搓圆;

5、包好后有如山楂大小;7. 烧水至沸,包好的汤圆下锅煮至浮起即可食用。

《元宵改名汤圆的由来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