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科学教育的误区
儿童科学教育的误区,孩子的教育是家长们都非常重视的,因为很多家长都有: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观念,都想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以至于触碰了教育误区,下面是儿童科学教育的误区
儿童科学教育的误区1误区一
科学启蒙不必太早
至少要到5、6岁吧
孩子是带着好奇来到世界的,很小的时候,这位“婴儿床里的科学家”就在观察我们,他兴致勃勃地试图理解身边的人,周围的东西,听到的各种语言,不断的进行各种微小实验来明白这个世界。
国外科学研究发现,在0-2岁,孩子主要通过自由探索和自发的试验,来发展肌肉的协调性,发展自己的知觉,形成对世界的感性认识。2岁以后,爸爸妈妈就可以开始用动作、实物演示等方式,让孩子对自然现象有特别的关注了。
一般认为,3岁以后,就可以开始正式的科学启蒙了。所以,5、6岁才开始,你就让孩子的好奇心闲置太久了!
误区二
科学观念要多年学习才能建立
童年印象不重要
其实很多对于科学的观念,很小就在孩子心中形成了。如果父母不做引导,错误的观念会伴随终身。如果父母也是这样不求甚解地接受了很多错误观念,孩子也常常会继承下去。
来看看这张图,在孩子甚至很多大人的头脑里,这样的场景很真实。
你发现问题了吗?
对了!北极熊生活在北极,不可能和南极的企鹅成为邻居。所以科学启蒙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既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(几乎所有孩子都希望他们能生活在一起,更好玩有 ……此处隐藏2349个字……好地效果。例如,自己在上初中的时候吸烟,家长要告诉孩子,吸烟对少年儿童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,要让孩子知道吸烟的危害,作为少年儿童不应该这样做。
4、家长没有以身作则
作为家长,如果有一些坏的毛病,那么自然就会带坏自己的孩子,要知道,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。所以要想孩子成为“好孩子”,前提是家长要以身作则,例如想让孩子诚实不撒谎,那么家长就应该对待孩子要诚实,对孩子的承诺要及时兑现。想让孩子有爱心,那么家长就应该自己有爱心,对待老人要孝顺,对待孩子要疼爱。
5、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
很多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误区,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,总是说,你看某某小朋友,学习好,还听话,而你呢,怎么怎么样,说的孩子一无是处,在这样的情况下,无非就是比掉了孩子的自信心,让孩子越来越自卑而已。
6、不是打就是骂
大多数的家长,在教育孩子方面,总觉得“棍棒出孝子”,孩子犯错误了不是骂一顿就是打一顿,只有这样孩子下次才不敢犯错了,其实,这样直接捣毁了孩子的自尊,甚至孩子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。
7、忽略孩子的感受
很多的家长总是想当然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,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一些想法,也就是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,就强迫孩子来接受。例如,孩子不想学习钢琴,想学二胡,而家长觉得学钢琴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,对未来有帮助,所以就让孩子放弃自己原本的意愿,而被迫接收家长的安排。
其实,忽略孩子的感受,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,让孩子感到厌烦,甚至是对家长关闭心门,反正我的想法你不在乎,我还何必和你说呢?